粉葛是原药食两用植物,主产于广西、广东等地。粉葛因栽培管理技术较为简单,市场价格稳定,种植面积不断扩增。但是,近年受环境条件、粉葛种类和生产管理措施等影响,粉葛空心、褐斑病害时有发生,这种病害在不同的年份表现出较大的差异。
3.防治技术
(1)合理密植与整形。根据地理环境合理安排种植密度,避免缺苗,调节株间距离,改善田间小气候,保证行间通风透光,同时促进植株间的竞争,从而阻止块根快速生长和膨大,降低空心、褐斑的发病率。建议大垄双行起土墩栽培模式种植密度控在~株/亩,小垄单行栽培模式种植密度控制在~株/亩。在粉葛块根形成初期注意植株的枝蔓修剪,去除主蔓1米以下的老叶,当主蔓长2.0~2.2米、侧蔓长0.2米时,及时打顶摘心,对侧蔓上萌发的嫩枝蔓应及时抹除,增加基部通风透气空间,减少养分消耗及病害发生。
(2)科学施肥。一是施足有机肥。建议每亩施腐熟有机肥~公斤,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含量,调节土壤团粒结构,增强土壤通透性,改善土壤微生物环境。二是采用配方施肥。粉葛适宜在沙质壤土中种植,该土壤类型易缺钙和镁,所以,选择复合肥时要避免平衡性施肥,建议根据粉葛的生长规律进行施肥。块根形成前期注意氮肥的合理施用,配施含有钙、镁、硼等微量元素的肥料;块根膨大期增加钾肥施用量,促进光合产物从地上部分向根部的运输。三是改善施肥方式。根施要注意深埋肥料,同时结合灌水,充分发挥肥效。粉葛生长后期由于根系吸收能力减弱,可结合根外追施一些钾肥及微量元素肥料。
(3)及时灌水与排涝。保证粉葛植株生长的水分供应,避免出现旱涝不均的情况,使块根均衡一致发育。粉葛块根膨大形成期一般在7—8月,该时期粉葛对水分较敏感,且容易遇到极端天气,因此生产中应根据土壤墒情和植株生长情况合理灌溉。建议种植户使用滴灌或喷灌的方式,推荐水肥一体化灌溉,以有利于处于干旱中的植株缓慢吸水。当遇强降雨天气时,及时排涝,避免田间积水影响块根的正常生长。雨后增施一些磷钾肥,有利于粉葛长势的恢复。
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