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葛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35年了游不出顺德的鱼,都在他手里
TUhjnbcbe - 2021/5/23 17:50:00
白癜风全国十佳医院 http://pf.39.net/bdfyy/zjft/170416/5291113.html

都说这里有着顺德最好吃的“鱼生”。

在顺德干了35年厨师的钊哥,把一碟碟调料倒在晶莹剔透的鱼生片上。

让小伙伴们一起动筷拌匀。钊哥说,这在顺德叫做“捞”。

“捞起,捞起,捞得风生水起!”

年,一部《寻味顺德》,一碟鱼生以及豆瓣的9.0分,让顺德这个小地方从此声名鹊起、名声大噪。

而顺德以外的人们不知道的是……

比起这些让人馋涎欲滴的美食,顺德在地那些兢兢业业的厨师们,才是这个美食之地,最大的宝藏。

图/网络

我们这次去拜访钊哥,是一位典型的顺德厨师。

年开始踏入厨师这个行业,从学徒开始做起,勤勤恳恳一步步做到如今十多家餐厅的主理人。

已经35年。

他被称为顺德饮食文化的缩影,而他的拿手“鱼生”,则一直被食客们奉为顺德美食的标杆。

钊哥(左)。

我曾经在顺德听到过两句话,让人印象深刻。

“生意可以不做,但菜一定要做好。”以及“食在广州,厨出凤城。”

顺德。

这块薄如蝉翼的鱼生上,所凝聚的,是一个顺德厨师35年的沉淀和过去????。

对了,看,那一座城开通视频号了。

从现在开始,我们会陆陆续续在视频号里,带大家走进一家家有故事的店,踏过一座座有回忆的城。

现在,诚挚邀请大家,进入视频号,跟随我们一起。

第一期,就让我们来认识顺德厨师钊哥,和他的“顺德第一鱼生”。

01

从一个学徒,到决定自己创业

钊哥说,他35年前的决定仿佛没有错。

他来自顺德陈村,彼时的陈村还是个无名小村。

连那碟一鸣惊人的陈村粉,没有如今这般被人所熟知的年代里,很多年轻人是不太念书的,他也一样。如他之后的厨师路一样,有难度,也有挑战。

他从陈村去到顺德,在当时四大园之一的清晖园当起后厨里的打杂学徒。虽不能马上亲手做菜,但这阻挡不了顺德人天生对吃的讲究。

他开始对食物有了不同的看法。

说起来为什么要一直做厨师。

钊哥笑着说,大多是有顺德人那种“继承”的观念与因素在里面。大家都知道,顺德人会吃也会做吃的,每个人或每个家庭也都有些许“独门绝活”。

最后,或多或少都会加入到饮食业。他也一样。

在他的老家陈村,他爷爷做的陈村粉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父亲那辈也接下了饮食的这个担子,钊哥在这日复一日的渲染里,开始对厨师这一行业有了更大的兴趣。

陈村粉。

在清晖园里当了两三年学徒后,钊哥终于可以做菜了。从变化到变化,他开始明白什么才是自己想要的东西。

进步是重要的,但生存亦同样重要。

他选择跟一班师兄弟出来闯,合伙在“大笪地”开了一家大排档。这是他的第一次创业。

跟随钊哥多年的厨师。

在粤语方言里,“大笪地”是指一大块空地,由一个个由地摊组成的大卖场开阔、简陋、专卖平价货品的地方。

这个地方流传一句“大笪地,食自己”,用来比喻那些自食其力的摊主们。

这一次闯,是值得的。

有时单月净利润就能到10万左右,为他的第二次创业累积了筹码。

好景不长,矛盾时有发生,后来要单枪匹马一个人干。这才是他最担心的。他怎么说服自己?继续闯,继续面对,再解决问题。

从学徒到主厨再到名厨,35年一路走来,钊哥对每道菜总是一丝不苟地去制作。

一道菜做完了,并不代表厨师的工作已经完成,食客的满意程度才是检验这道菜最好的标准。

钊哥经常要查看剩饭剩菜。如果剩下得多,还会去研究“到底是菜出问题,还是客人不接受这种口味”。

于是,钊哥的名下多了一家“兄弟”,一家“南国”……再到如今名下的十多家食肆。

他说你别看我好像很厉害,但我却用35年时间,给自己找了一份“最难做”的工作。

对事业、家庭、食物而言,亦如此。

02

我用35年,找了一份“最难做”的工作

钊哥说他的成绩与一碟鱼生离不开。

图/《风味人间》

顺德人,恐怕是全广东省里最讲究食材“本味”的了。他们对待美食的态度,是粗粮细做,粗中带细。

顺德地处水系发达、纵横交错的区域,28万亩鱼塘星罗棋布,是珠三角的“鱼米之乡”。临水而居的生活,造就了顺德人对鱼的钟爱和挑剔。

这座不足平方公里的城市,鱼被顺德厨师们赋予五花八门的吃法与口感。

顺德鱼生。图/《寻味顺德》

美食家蔡澜曾在顺德吃过一桌鲮鱼宴,20道菜皆以鲮鱼为主。吃过后他赞不绝口:“一种食材,能做出那么多道菜来,令人叹为观止!”

不止一次表达对顺德的喜爱:“如果内地有吸引我一去再去的地方,那应该是顺德吧。”

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美食里,顺德的鱼赫然在列。

一般情况下,鱼生都选择用草鱼来制作。

但最厉害的“鱼”。

还属那道“捞得风生水起”的顺德鱼生。

如果是厨师撑起了顺德的半边天,另一半一定是鱼生。

在以前的顺德,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个鱼塘,要是想吃鱼生就从鱼塘里捞上一条。

现在做鱼生的鱼,几乎都是清水养殖了。

提到鱼生时,钊哥眼里有光。让伙计们从鱼池里捞了一条草鱼给城城看。

嗯,作为外行人的城城看了觉得,鱼真的很大。一旁的钊哥补充道,“鲜活吧?这里每条鱼身上都有能追溯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35年了游不出顺德的鱼,都在他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