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是传统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此时春雷频作,春雨潇潇,天气转暖,蛰伏在泥地下的虫子都被惊醒了,纷纷爬出地面,故名惊蛰。
惊蛰处于冬春季节交替时期,气温变化幅度较大,并会出现雷雨或连续阴雨,此时很多微生物(包括能够引起疾病的细菌、病毒)也开始生长繁殖,所以人们需要进行饮食调养,增强体质以抵御细菌或病毒的侵袭,适应节气的变化。
01惊蛰,时蔬肉类要多吃医院内科副主任医师*汉超表示,惊蛰一般在每年的三月,农民都知道,惊蛰意味着春耕的开始,此时气温回升,雨水逐渐增多,所以部分地区会有回潮的情况。且因为惊蛰处于冬春交际,万物复苏,此时外感疫病高发,所以调理好脾胃和调畅气机非常重要,千万不要使湿气遏伏体内。
*汉超建议,惊蛰饮食应以健脾清利为原则,少吃惹湿虚脾的食材,如香菇、豆腐、腐竹、雪耳、大白菜、芋头等。建议多吃莲藕、荞菜、西兰花、西洋菜、油麦菜、马蹄等新鲜时蔬。除此以外,也可适当进补,多吃些肉类,如鲫鱼、水鸭、兔肉、鹧鸪等。另外,从防止外感出发,推荐食用一些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如梨子、草莓、番石榴、猕猴桃等。
02专家推荐:惊蛰食疗侧重在健脾木棉花苍术粉葛煲猪骨
做法:木棉花20克,苍术20克,粉葛克,猪骨克,蜜枣2个。猪骨及粉葛洗净后切成小块备用,木棉花和苍术洗净后加水1毫升,煮开后改为文火熬煮1.5小时左右即可饮用。
功效:清热凉血,利湿止泻。木棉花味甘、性微寒,能除湿止痢;苍术味辛苦性温,有健脾燥湿的功效。两者相配,有很好的清理肠道湿热的功效,是很有养生价值的时令食谱。
温馨提醒:今年5月开始湿气较盛,在木棉花开的日子,不妨多注意收集木棉花晒干作保健药材。在流感盛行时,可以用木棉花、金银花、菊花、牛蒡子各10克煮水,兑入少许冰糖调味,有很好的预防流感功效。
槐花莲藕淡菜煲猪展
做法:五指毛桃克,莲藕克,淡菜50克,猪展克。猪展洗净后切成小块备用。将其余原料洗净后放入清水毫升,煮开后文火再煮1.5小时下盐调味即可。
功效:莲藕具有健脾补肾、生津止渴的功效,适合糖尿病、肾病、心血管病病人使用,有很好的保健价值,生用更有凉血清热的功效;槐花味苦、性寒,入大肠经,专主痔疮、疖肿、痢疾,和莲藕相配使用,健脾益气又能祛湿热,配合下火生津的淡菜,不仅汤水味道鲜甜,而且营养丰富,老少咸宜,很适合惊蛰节气特点。
红萝卜马蹄薏米淮山煲水鸭
做法:红萝卜克,马蹄50克,水鸭1只,炒薏米50克,新鲜淮山克,生姜3片。淮山去皮切成小块,水鸭破边去内脏,洗净后用盐腌制,水烧开后将上述食材加入,文火熬煮1.5小时后下盐调味即可。
功效:生津解毒,健脾利水。对于咽喉肿痛、阴虚内热者较为适合,水鸭肉性寒而能利水,配合炒薏米,能很好地利水消肿,去除体内湿气,配合马蹄、红萝卜,更有清热解毒、生津止渴的功效,合上和中健脾的淮山,清中寓补,是很适合惊蛰期间的一道养生汤水,注意薏米生用性偏凉,炒后方能更好地健脾不伤正。
青天葵茅根土茯苓煲竹蔗
做法:青天葵10克,白茅根10克,土茯苓15克(去皮切片),竹蔗克(去皮)。将上述材料洗净,加水1毫升,煮开后改为文火熬煮1小时左右即可饮用。
功效:清心降火,利尿除湿。最近胃肠炎、外感咽痛发热病人显著增多,和湿气遏伏体内有关,单靠饮用王老吉、清开灵等苦寒中成药容易伤正气。处理的原则应以清利健脾为主,如选用白茅根、青天葵一类祛邪不伤正的中药材。白茅根擅清肺胃伏热,能凉血止血、利尿生津,配搭解毒化湿的土茯苓,十分适合湿热内结的特点,还可以作为预防流感、痛风发作的凉茶。选购白茅根时以粗肥、色白、无须根、味甘甜者为上品,能用鲜品效果更佳。
指导专家/医院中西医结合主任中医师*汉超文/健康参考全媒体记者殷鑫通讯员/李朝金小洣
图/来源网络
编辑/朱志安▼往期精彩回顾▼快为家人收藏!广东中医抗疫立大功,官方再推重磅治未病指南钟南山终于笑了!“中医一开始就要介入”,他继续力挺中医药吃出健康中医师推荐三款汤助你增强免疫力吃出健康
省中医推荐的新冠肺炎饮食药膳你知道吗?8个错误动作增加你感染的风险未病先防中医教你分清体质预防“新冠”倾“囊”相授
医院公布中医“防疫香囊组方”
关于我们
《健康参考》是由老人报主办,广州日报报业集团主管的健康类杂志,致力于为读者提供专业、权威、实用的健康指南,欢迎转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