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葛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得闲饮汤
TUhjnbcbe - 2020/11/16 2:01:00

老火汤,应该可说得上是每个老广州引以为傲的一张名片。

毕竟哪家的孩子不是喝着妈妈的老火汤长大的?有时候出远门时间长了,没能喝到一口老火汤,心里总是会觉得空空的。

小时候,我妈怕我们缺钙,煲猪骨汤牛骨汤;怕我们上火,煲苦瓜*豆汤;怕湿气重,煲粉葛鲮鱼汤。反正啊,妈妈们总是能用汤煲变出各式各样的靓汤。

长大了,结婚了以后,不能经常喝到我妈的老火汤。我便开始越发地想念,毕竟喝汤已经俨然是我的一种饮食习惯了。我经常会说,饭可以不吃,但是汤不可以不喝。

于是啊,要开始自己学会煲汤了。

关于汤煲

现在的年轻人白天要上班,没办法守在家里用煤气煲汤,所以现在我用的是电汤煲,市面上现在可以选择的牌子很多(由于没有广告费资助,我就不在这推荐哪些牌子了,可以在评论区交流哈)。

基本上都可以选择不同的煲汤模式、时长。备好汤料,早上然后丢进电汤煲,选好模式和保温功能,那晚上到家就能喝上一口靓汤暖暖心暖暖胃啦。

关于食材

我自己会比较喜欢放点肉进去吊味,比如瘦肉、猪骨、鸡肉等等。

一般我会习惯煲汤前放进热水里“飞水”一下,去除一些杂质,但是不要煮太久哈,不然肉味都去掉了哦!

煲鸡汤时,尤其是乌鸡,我特别喜欢把鸡肉放进汤里煮一段时间,然后捞起,把肉取出来手撕,再加调料就会成为一道美味的凉拌鸡丝。然后再把剩下的鸡骨头放回去汤煲里继续煲,这样汤也不会太肥腻。

有的人不太希望汤太肥腻,会去了鸡皮再煲,也是OK的,看你自己的喜好。

(把“汤渣”乌鸡肉做成云南*鸡,酸辣可口)

关于煲汤习惯

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喝汤习惯。有的人体质偏寒,可能就会习惯放几片姜。有的人喜欢放桂圆肉,有的人喜欢放枸杞,有人喜欢放红枣。因为每个人的体质不一样,所以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放,不必太过硬性规定,自己喝了觉得舒服便好。

好了,介绍几款我喜欢的汤吧。

木棉花祛湿汤

材料:木棉花干/土茯苓/赤小豆/白扁豆/薏米/无花果/姜片/瘦肉一块

做法:春天在广州经常都能捡到漂亮的木棉花,放在阳台晒干备用

备好所需的汤料,现在也有很多商家会把祛湿汤的材料做成汤料包,一包会备齐所需的所有材料,也是很不错的选择

材料的多少视乎你喝汤浓淡习惯,我实在很少用称去计量哈。

(对了,薏米是有点“凉”的,女生喝的话最好提前放进锅里干炒一下再放进汤煲会比较好哦)

将所有材料放进电汤煲之后,放进适合的水量大概煲2小时后放盐就可以喝啦

要根据自家的实际需求,一般来说我会建议多放一点点水,也不建议少放

因为如果煲到后面发现水不太够,再加水来煮的话,汤味会淡很多呢。

作为广东人,尤其是到了春天的时候,经常都会湿气重而觉得困倦,所以都会特别喜欢喝各式各样的祛湿汤。

再介绍一款哈!

2.三文鱼头粉葛汤

这也是一款春季大爱的汤水,健脾祛湿。

材料:做法很多的,我这次选择了用玉米胡萝卜粉葛一起煲

你也可以选择用上面那款汤的祛湿多宝(土茯苓/赤小豆/白扁豆/薏米)

至于鱼肉,你可以选择鲮鱼鲫鱼都可以的,清理干净鱼内脏后擦干鱼表面(这个很重要,不然你被油溅到了别怨我啊)

煎鱼:平底锅里加点油,油温要够热,放了鱼之后不要太快翻过来,不然很容易粘锅。中火两边煎香后放入汤煲,放入热水(记得是热水哦,这样鱼汤才会奶白奶白的哦)放入姜片煮沸之后,再放入其他汤料继续煲2小时左右,喝之前加盐就OK咯

3.响螺海底椰竹丝鸡汤

材料:南北杏/海底椰/红枣/枸杞/乌鸡/响螺/姜片

红枣我习惯去掉核,这样没那么“燥热”。

枸杞我会先用水泡软,在煲汤最后约半小时放进去,这样不会容易变酸。

响螺我会提前一晚放进玻璃密封盒,放温水后盖上盖子,隔夜放一晚泡软后切片放如汤煲。

接着放入“飞水”后的乌鸡,放入其他汤料煲3小时左右。

这个汤滋阴润肺,清甜可口,实在是非常好喝。捞起来的响螺片还可以蘸芥末酱油吃哦。

今天介绍了我最近煲的几款汤,其实啊,广东人最擅长的就是根据四季变化作出不同的变化,也是一种妥妥的食疗了。每个资深广东师奶大概都会根据自己家人的体质和口味习惯,有着一系列的汤水食谱吧!

PS:想起写煲汤,是因为某天看到我去武汉支援的护士好朋友在微博上说好想念家里的老火汤。真心希望这个疫情快快过去,让大家都可以回家和家人一起吃个饭喝口汤。

得闲饮汤

汤的温暖,家的滋味

=======奇怪的分割线=========

彩蛋来一个

上次写了青梅酒之后好多亲很感兴趣,不知道你们开始屯青梅了吗?

转发本文到票圈,然后在本文下方评论你最爱喝的汤和做法,得到评论点赞最多的一位,可以得到年份得青梅酒一瓶

动手吧!

——————————————————

Seizethedayyoucherish

Seizetheoneyoulove!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得闲饮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