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葛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贺州培育新
TUhjnbcbe - 2020/11/12 3:31:00

贺州市通过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等经营模式,引进和培育新型产业经营主体,壮大区域特色扶贫产业,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致富。

贺州市八步区铺门镇笛口村村民罗太卓种有7亩水稻,是家里主要经济来源。今年,村里的合作社建了一个农产品加工厂,罗太卓把家里种的早稻全部卖给加工厂,赚了不少。

“合作社收购元(斤稻谷),是自己去我家拉,方便很多。”

记者了解到,这个加工厂今年2月份启动生产,由铺门镇笛口村村民合作社经营,进行富硒大米、淮山粉条、葛根粉等农产品生产、加工以及销售。加工厂通过“企业+合作社+贫困户”模式,辐射带动周边村民发展富硒水稻、粉葛等种植产业,为他们提供技术指导以及农产品回收等服务。今年疫情期间,加工厂通过回购帮助农户销售滞销淮山5万多斤,优质稻20多万斤。截至目前,通过线上线下销售方式,合作社产品销售额达万元。

贺州市八步区铺门镇笛口村*组织第一书记孔令富:“他们耕种的那一部分就种植好,按照我们的品种跟技术、时间耕种,到时间我们就用高于一个市场价格的价格对他们合格的产品进行回收,到我们合作社包装销售,统一由我们合作社进行销售。”

近年来,贺州市在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上下功夫,通过引导扶贫龙头企业带领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多元发展安全可靠的产业,并采取订单生产、土地流转、股份合作、产销对接等方式,整合农村零散的种养产业资源,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带动贫困户参与产业发展,增加收入。

目前,贺州全市个贫困村共有新型经营主体(产业基地)多个,带动贫困户1.8万多户,贫困村“3+1”特色产业覆盖率均达到了90%以上。

贺州市扶贫产业办负责人李天明:“我们希望通过示范区的创建,带动更多贫困户到示范区来创业,或者一起跟着示范区发展产业,通过发展扶贫车间,带动贫困户就近就业,还有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提高贫困户的造血能力。”

作者:梁鋆、甘智锐、廖宗昌

联播编辑:曾宇佳、周云

新媒体编辑:张鸿飞

值班总监:苏文超

出品:广西广播电视台综合广播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贺州培育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