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雨水渐多
湿气也重
运动量也少
身体阴盛阳虚
导致湿邪内郁。
小编在此给大家推荐多款祛湿汤疗
帮助大家轻松对抗湿气哦
砂仁陈皮鲫鱼汤
材料:砂仁6克、陈皮1/4个、鲫鱼~克、芫荽4棵、生姜3片。
做法:砂仁打碎;陈皮浸泡去瓤;芫荽洗净;鲫鱼宰净,去鳞、肠杂,置油锅慢火煎至两边微*。一起与生姜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毫升(约10碗量),武火煲沸后改文火煲2个小时,调入适量芫荽及食盐和生油便可。
鲜土茯苓煲猪展汤
材料:鲜土茯苓(菜市场有售)克、猪[月展]肉克、生姜1~2片。
做法:鲜土茯苓洗净,切片状;猪[月展]肉洗净,整块不必刀切。然后与生姜一起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0毫升(约12碗水量),武火煲沸后,改为文火煲约2个半小时,调入适量食盐和生油便可。
山楂扁豆金银肾汤
材料:山楂40克,炒扁豆50克,鲜鸭肾、腊鸭肾各2个,猪[月展]肉克,陈皮1/4个、生姜3片。
做法:各药材洗净、浸泡,陈皮去瓤;鲜鸭肾洗净剖开,去脏杂,可不剥去鸭内金,洗净;腊鸭肾温水浸泡,洗净;猪[月展]肉洗净。一起放进瓦煲内,加清水毫升,武火煲沸后改文火煲2小时,调入盐便可,为3~4人量。
天山雪莲炖乳鸽
材料:天山雪莲15克、乳鸽1只、猪瘦肉克、生姜3片。
做法:雪莲洗净;乳鸽洗净,去脏杂等;猪瘦肉洗净,并与乳鸽一起置沸水中稍滚片刻,再洗净(即“飞水”)。与生姜一起放进瓦煲内,加入冷开水毫升(约2碗量),隔水炖3小时便可,进饮时方调入适量食盐,此量可供2人用。
眉豆苋菜田鸡汤
眉豆苋菜田鸡汤是广东一带的汉族风味名菜,属于粤菜系。主要原料为眉豆、苋菜、田鸡、蒜头、生姜等。眉豆性平味甘,广州人认为它能祛湿气,尤其是祛下肢湿困。苋菜富含蛋白质、脂肪、糖类和多种维生素及矿物质,所含的胡萝卜素比茄果类高两倍以上,中医认为它能利大小肠、清热解毒、收敛止血、抗菌止痢、消炎退肿。
材料:眉豆克、苋菜克、田鸡2~3只(约克)、蒜头50克、生姜3片。
做法:眉豆洗净、稍浸泡;苋菜洗净;蒜头去衣;田鸡宰洗净,去皮、内脏,切块。苋菜和生姜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毫升(7碗量),武火煲沸改文火煲半小时,去渣留汤,放进眉豆、田鸡再煲1小时。
三花薏米炒扁豆瘦肉汤
暑热当前,人最明显的感觉就是容易犯困,用三花配伍薏米、炒扁豆煲猪瘦肉能清热祛湿、清浊祛滞,最能解这暑热湿困。所谓“三花”即木棉花、鸡蛋花和槐花,它们分别有清热祛湿,治湿热下痢,清热凉血、润肠通便的功效。而薏米能健脾、补肺、清热利湿;炒扁豆则能健脾和中、消暑化湿。
材料:木棉花20克,鸡蛋花、槐花各2克,薏米、扁豆各30克,陈皮1/4个、猪瘦肉克,生姜2片。
做法:各配料洗净,稍浸泡,陈皮去瓢,猪瘦肉洗净,整块不用刀切。一起与生姜放进煲内,加入清水毫升(10碗量),武火煲沸后,改为文火煲2小时,调入食盐便可。
赤小豆粉葛鲮鱼汤粉
葛赤小豆鲮鱼汤是一道汉族药膳,属于粤菜系。有清热下火、祛湿润燥的功效。于脾胃虚弱的人也很对症。赤小豆有清热解毒、利水除湿、健脾养胃之功;眉豆有健脾、止消渴、补肾、生精髓、和五脏、理中益气之功效;粉葛能除脾胃虚火、生津止渴。鲮鱼味道鲜美,三者合一,实为“聚火”(即“下火”)之汤水。
材料:赤小豆克、粉葛克、陈皮1/4个、鲮鱼克、生姜3片。
做法:赤小豆、陈皮分别洗净,陈皮去瓤;粉葛削皮洗净,切块;鲮鱼宰洗净,去脏杂,慢火煎至微*。然后与生姜一起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毫升(约10碗量),武火煲沸后,改为文火煲2小时,调入适量食盐便可。
小编有话说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挑选的年最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