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叔在广东吃了N次煲汤,总结出广东煲汤的几个特点:
1.喜欢放药材,包括但不限于*参、沙参、*芪、玉竹、百合、莲子、芡实、薏米、红豆、扁豆、赤小豆、黑豆、绿豆、淮山、杞子、红枣等,或者干脆就放清补凉(一种药材包)。除此以外还有鸡骨草、绵茵陈、木棉花、枇杷叶、莲蓬、夏枯草、莲藕、粉葛、土茯苓、霸王花、虫草花、冬菇、猴头菇等草药、根茎、花、菌。
2.喜欢放水果,包括但不限于苹果、雪梨、龙眼、荔枝、枇杷、椰子肉、冬瓜、去皮木瓜、去皮哈密瓜,甚至榴莲囊。
3.基本不放鲜品叶菜,放鲜品叶菜的最常见只有一种,西洋菜汤(西洋菜煲过后颜色*绿*绿,清甜,绵滑容易咬断),而放干品叶菜的最常见也只有白菜干煲猪骨汤。
4.需要搭配肉块、禽、鱼、内脏,例如大块瘦猪肉、大块半肥瘦猪肉、大块带肉的猪骨、大块猪肌腱肉、整条鲫鱼、整条生鱼等适合煲汤的鱼(白鲫是药用鱼,煲汤非常清甜而且营养高)、还有各种禽肉块,鸡鸭为主,偶见鸽子、内脏一般只有猪肺和猪肚。凡是鱼汤,鱼肉会先煎熟才煲汤,应该能较好去腥味。
5.煲汤中百搭食材有,胡萝卜、玉米、土豆这三种。其他搭配汤料还有响螺片、海底椰等。
6.调味料,一般只有蜜枣和食盐,根据汤料决定是否需要放姜块,绝不放味精。许多店家打出“无味精”煲汤的广告。
邻居老广东告诉我,煲汤常见搭配方式有:
A.水果+百搭汤料+肉块/鱼/鸡。
B.药材+肉块/鱼/鸡。
C.特殊的汤,带皮的冬瓜块+祛湿药材(莲蓬、木棉花、赤小豆等)煲成,放肉块时做成咸汤,不放肉块时,可以放盐也可以放糖,这时叫做冬瓜水,一般在大暑和小暑时候喝。另外一种特殊的汤是茅根竹蔗水,是非常甜的清热解毒汤品,由茅根、竹蔗(不同于黑色的甘蔗)、马蹄(荸荠)、红萝卜煲成。除了这两种特殊的汤水是甜的以外,其余一律为咸汤。
可鱼叔至今不明白广东的老火汤不放糖而为什么是甜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