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11月25日,云浮市“镇”能量——乡村蹲点调研全媒体报道活动启动,云浮日报记者分5个小分队奔赴全市27个重点镇(街)一线,他们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为主线,聚力云浮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乡村振兴走在全省前列,看实情,察真情,写真貌,以《蹲点手记》《看图说镇》《圩镇,早晨》等融媒体报道形式,报道各地推动镇域高质量发展的经验做法和生动实践,全力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即日起,《云浮日报》推出《启航新征程聚力镇能量——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推进镇域高质量发展深调研》,敬请垂注。
看图说镇
小粉葛大收入
记者:王铭灏
11月26日,是记者蹲点水台镇的第二天,在与当地群众拉家常时,得知该镇盛产一种口感清甜粉糯的特色农产品——粉葛。于是联系上水台镇布冷村的村干部,开启了深入田头的调研走访。
“我们布冷的粉葛个头大,口感粉糯清甜,特别好!”布冷村支书伍新球带着记者来到粉葛种植田,眉飞色舞地为记者介绍布冷粉葛的历史、种植条件、种植基地的构想以及粉葛的经济效益。
“借助乡村振兴的东风,我们村子将大力发展粉葛种植,并将打造布冷粉葛品牌,让大家一听粉葛就想到布冷村,助力镇域经济发展。”伍支书把刚挖出来的粉葛抱在怀里,就像抱着一个宝贝。
“快来看,这条起码有7斤重,好靓的!煲汤一流!”种植了3亩粉葛的伍伯热情地拉着记者,让记者看他地里饱满的粉葛。他说一亩大概可以产斤粉葛,每亩每年可以收入约元。说到此,伍伯开心地笑了起来。
蹲点手记
请专家团队“把脉开方”
——蹲点调研六祖镇第一天
记者:何玮珊
11月26日,记者经新兴县城,沿着六祖大道驱车,一路风景来到此次蹲点调研的第一站——六祖镇。
六祖镇,是六祖惠能的故乡。出发前,记者心里有底:作为我市经济发展的排头兵,新兴县12个镇应该在发展镇域经济方面已有所行动。果不其然,到六祖镇的第一时间,记者便从新兴县政协副主席、镇委书记汤健平处了解到,该镇邀请珠三角专业规划团队进驻基层一线,深入乡村开展调研,为该镇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精准把脉”。
与其他镇不同,六祖镇发展镇域经济是采用以第三产业带动第一产业发展的模式。细心思考,不难理解,六祖镇是文旅名镇,有着丰富的禅宗文化、温泉度假资源,每年均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游玩。
作为旅游人气十足的旅游名镇,如何进一步利用好人气,把第三产业流量引流到现有的第一产业上来?“从禅宗游、温泉游拓展到农旅游、亲子游等,是个不错的发展方向。”汤健平告诉记者,目前六祖镇正在市、县相关部署要求的基础上结合镇域实际,量身打造镇域经济发展纲要和方案……就如何推动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该镇开启新的思考。
六祖镇依托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紧紧围绕“六祖故里、文旅名镇”的发展定位,优化镇域空间发展布局,全面打造“三大特色功能区”,奋力推进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云浮打造“粤北生态发展新高地、建设高质量发展的美丽云浮”作出六祖镇新贡献。一是打造“商贸商住区”。依托城乡结合部及广湛高铁辐射区位优势,带动六祖大道沿线的新郎、旧郎、十里、官洞等村发展成县城南边新的“商贸商住区”,融入“高铁经济圈”发展。二是打造“特色旅游发展区”。依托生态旅游资源和红色文化资源优势,探索“旅游+”模式,以“禅意之旅”精品线路、科普农旅、精品民宿发展特色乡村游,以国恩寺4A级旅游景区六祖故里旅游度假区为核心,融合禅意文化,串联水湄村红色教育基地、县委机关旧址、县农村第一个党支部旧址等红色教育基地,打造成特色旅游发展区。三是打造“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区”。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和环境,坚持念好“农”字经,探索以“村企共建”“农技+高校+电商”“支部+合作社+企业+农户”“租金+股金+薪金+奖补”等模式,大力发展“一镇一业”“一村一品”产业项目,充分发挥龙圣公司、禾泰农场、新荔合作社龙头标杆“示范带动”效应,连片打造为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区,大力发展茶叶、火龙果、香荔等特色农业产业,进一步增强农村自身“造血”功能,激发农村发展活力,带动镇域经济发展。
说起镇域经济发展思路做法,汤健平自信满满。“借助外脑,邀请珠三角专业规划团队进驻,发展镇域经济有了保证。”他告诉记者,目前专业规划团队根据镇发展思路和实际,在产业发展、公共设施、人才振兴等方面通过专题调研,正在加快完成镇域经济发展规划。
汤健平的一席话,让记者充满了期待,也为下一步的采访明确了线路图。
来源:云浮日报
原标题:《聚力云浮“镇”能量
乡村蹲点调研全媒体报道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