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6月29日,由北京师范大学青岛附属学校、北京师范大学卓越实验学校联合主办的“「以食启智以食育人」劳动教育烹饪课程暨年第三届饮食文化研讨会在青岛和惠州两地同时进行线上直播,展开了鲁粤两域饮食文化课程的一场精彩的际遇,「本草博物」连续两届应邀参加。本次研讨会旨在让学生、家长、教师了解更多北师食育课程,分享更多食育实践经验,传递饮食文化中的本草知识,深入进行博物通识教育。
古今中外,千百余年的漫长岁月中,饮食文化是一幅恢弘的画卷。从烹调器具的深刻寓意,到食材制法的延续传承,再到饮食礼仪的尚古传统,这幅画卷在我们面前缓缓展开。它们各有千秋,以一砖一瓦构筑了世界饮食文化的殿堂。而饮食文化中也充分体现了本草文化的深刻内涵和传承脉络。
生活无处不本草,本草在我们的生活的方方面面,涉及衣食住行医。作为本草学的集大成之作——《本草纲目》被誉为科学的史诗,是实用的宝典。世界著名本草学家、中医药文化传播的国际使者、「本草的世界世界的本草」理念倡导者赵中振教授曾说过,《本草纲目》的内容,讲了中国人的一天,中国人的一年,中国人的一生。
博大精深的本草文化,展示的是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道不尽的生存智慧。推动饮食文化与本草文化走进校园,通过「本草博物学堂」的课程编制和教育体系大力弘扬和传承本草文化,将有效普及健康饮食文化,从小培养促进孩子们学习本草学的兴趣,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健康意识,使得传统与现代,东方和西方,饮食文化的际会交融。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集团副总裁罗丽女士首先为本次研讨会进行致辞,她充分肯定了本次联动论坛的积极意义,对目前饮食文化课程的发展情况进行阐释和总结,对进一步开展系列食育课程作出指导、提出期望,为下一步开发饮食文化课程提供了明确的努力方向。
罗丽副总裁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集团
王善刚副校长进行了主题为《人间滋味——饮食文化进校园课程实践分享》,从回顾前两届——创造属于校园的力量、课程的使用——发现课程的独特价值、课程的再造——帮助学生选择适合的学习方式三个方面介绍了《饮食文化进校园》校本课程的实践和开发情况。
王善刚副校长
北京师范大学青岛附属学校、北京师范大学卓越实验学校
暨南大学岭南传统中药研究中心副教授、本草读书会秘书长、广东省药学会岭南中草药资源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吴孟华教授在要研讨会上发表了题为《汤茶里的本草》的主题讲座,让大家近距离领略了岭南地区源远流长的本草文化,获得一致好评。
吴孟华
暨南大学岭南传统中药研究中心副教授
广东道地本草文化是将中草药融入生活,形成独特的煲汤文化和凉茶文化。汤茶里的中药,多为药食同源品种,这些品种在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等本草著作中,有许多有趣的知识,和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譬如,中药粉葛煲汤能解春季体乏,用它原植物的藤,提取纤维可以织布制衣,是中国最古老的纺织品;中药木棉花煮凉茶能祛湿,它果实里的纤维虽不能织棉布,却是被子很好的填充物,十分保暖。
在吴孟华教授对于广东道地本草文化深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北京师范大学青岛附属学校、北京师范大学卓越实验学校、本草博物的资源整合和深入讨论,几易书稿,共同完成了「走进本草博物世界——《汤茶本草》(广东版)」,该作品将于近期面世,本书的出版将带大家进入广东煲汤与凉茶里中药的博物世界。
样张赏析
即將推出,敬請期待